讓更多國家簽署亞伯拉罕協定
需要美國推動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色列內政部長堅持表態以色列沒有必要與巴勒斯坦擴大簽訂外交關係正常化的相關協議,並提到不贊同華府對於以色列屯墾區相關政策的看法。
華盛頓特區—以色列內政部長沙凱德週三(11/17)表示,去年開始為了擴大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簽署外交關係正常化的相關協議,美國將必須提供推動獎勵給簽署國。
然而這位高層部長認為,雖然耶路撒冷必須放棄併吞約旦西岸地區大部分的計畫來推動協議,不過基於現有的外交關係正常化協議,以色列不需要與巴勒斯坦作進一步的表態。
沙凱德為以色列政府中最右派的成員之一,她於即將結束拜訪美國的行程期間,接受「以色列時報」(The Time of Israel)的採訪,在訪美行程期間,她與美國國土安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爾卡斯(Alejandro Mayorkas)、美國駐以色列大使托馬斯.尼德斯(Tom Nides)、阿聯酋駐美國大使尤瑟夫.阿爾.奧泰巴(Yousef al-Otaiba)、國會議員以及一些主要的猶太組織會面。
視美國為主要負責推動猶太國家與其他國家維繫正常關係的觀點先前尚未藉由這樣高層的政府官員公開發表。
沙凱德說道她在會議中與阿聯酋駐美大使奧泰巴(Yousef al-Otaiba)討論這件事情,兩人都一致認為需要強化與阿聯酋、巴林和摩洛哥現有簽署的協議,以及美國協助發展新外交關係正常化協議的重要性。
她用希伯來文訪談重申:「這件事情有很大潛力,不過很大的部分取決於[拜登]政府。」「最後,這些國家達成和平,不僅是因為他們有興趣與以色列建立和平,也是因為他們對美國有興趣。」
沙凱德補充說道:「每個簽署加入亞伯拉罕協議的國家都有收到來自美國的好處,因此如果美國準備投資這項簽署,我認為將具有極大的潛力。」
在阿聯酋與以色列於2020年夏天達成的協議方面,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帶領的華府與阿布達比簽署了一項價值230億美元的武器銷售協議,其中包含F-35戰鬥機。簽署前該地區僅以色列擁有這些戰鬥機。為了勸摩洛哥跟進簽署,美國同意承認拉巴特對有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
分析人士推測,進一步擴大亞伯拉罕協議將會變困難的部分原因是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政府並不看好川普同意向阿聯酋和摩洛哥表態。不過現任美國總統並未推翻他們,且堅稱他完全支持各國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
沙凱德承認當時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願意暫緩併吞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提案,也為促成亞伯拉罕協定發揮了作用—阿聯酋駐美大使奧泰巴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執行這項具有爭議的計畫,他們就不會簽署協定—但她認爲,這是以色列需要對巴勒斯坦人採取的最後一項措施。
她說道:「拜登政府『知道這不是他們需要進入的政策方向』,的確放棄併吞計畫發揮了作用,不過這不表示我們將會在這個地區作出讓步。」
沙凱德堅稱:「最後這些國家需要[得到]從美國而來的好處,而不是從我們。」
沙凱德後續說明,她表態並不是反對在經濟上協助巴勒斯坦,她指出新政府為來自約旦河西岸和加薩地區批准額外數千張的工作許可證。
她說道:「我們非常贊成這件事情。我們正缺乏勞工;他們需要生活。」這是右翼政府部長罕見公開的言論,支持對巴勒斯坦任何形式的表態。
不過這大概是沙凱德在這件事情上的看法。不同於以色列區域合作部部長伊薩維.佛列嘉(Issawi Frej)以及國防部長本尼.甘茨(Benny Gantz),他們最近在私下鼓勵歐洲國家增加拉馬拉的援助。她說道她並不支持鞏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主張。
她提到:「有些政府官員反對這件事情。」
對領事館的不妥協
至於這個問題似乎因著耶路撒冷和華府展開雙邊關係的新篇章而變成最嚴重的威脅—拜登政府計畫重啟在東耶路撒冷的美國領事館—沙凱德坦承她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尼德斯在會面時提出這個問題,但拒絕詳細說明。
她說道:「我只能告訴你,我與在會面中遇到的每個人都強調了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首要立場。」
以色列一直堅決反對重啟美國駐東耶路撒冷的領事館(這裡是歷史上作為服務巴勒斯坦的實質外交事務的地方),直到2019年川普關閉它。以色列現任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Naftali Bennett)堅持耶路撒冷為以色列不可分離的首都,以及它不應該成為服務巴勒斯坦外交事務的主要機構。然而現今約有數十個國家已經在東耶路撒冷有運作類似的領事館。
當問及沙凱德希望這件事情最終如何解決時,她回答說:「並不是有什麼解決方案。我們只是不同意。」
她拒絕評論關於是否同意在其他地方重新開放領事館。
在以色列屯墾區政策上「各有不同的看法」
另一項長期考驗以色列與美國關係的爭議為位於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屯墾區建設。以色列上個月提出超越綠線(the Green Line)增加約三千戶房屋的計畫,引起從拜登上任以來,華府最嚴厲的公開譴責。
沙凱德表示,雙方只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彼此接納對方不同的看法」。這就是如此。
她說道:「現任美國執政團隊與我們對於猶大(Judea)和撒馬利亞(Samaria)地區的立場有差距。我們需要了解這些差異的存在並學習與他們合作。」
雖然今年初時,一名安全官員告訴「以色列時報」,以色列國防部長甘茨將尋求優先考慮位於靠近綠線的屯墾區建設,不過十月份批准的大部分計畫為針對位於約旦河西岸地區內部的以色列社區。
沙凱德拒絕因妥協而使屯墾區建設受限於數量或是地點的可能。「這不可能,無庸置疑。」她說道。
「如果他們願意,我們可以盡可能與美國協調任何事情,但我們不會改變我們的政策。」以色列內政部長補充說明。
雖然拜登反對「以色列屯墾區」,而沙凱德視之為猶太國家的一部分的觀點,不過內政部長澄清美國總統為「以色列的好朋友」,也提到即將上任的美國駐以大使尼德斯也是一樣。
對於支持拜登並上週前往以色列幾個國會代表團之一的猶太遊說團體the J Street,沙凱德沒有給予任何稱讚。
她表示出於對國會議員和機構的尊重,貝內特在 J street 組織的旅行中會見了立法者。然而她說明貝內特沒有單獨與 J street 領袖層級舉行會議,像他與AIPAC和美國其他主要猶太組織所作的事情。 J Street 工作人員也沒有被邀請參加總理與他帶到以色列的國會議員舉行的會議。
新聞出處:TOI
新聞日期:2021/11/19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詩篇137:6
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以賽亞書19:23-25
當那日,必有從埃及通亞述去的大道。亞述人要進入埃及,埃及人也進入亞述;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
禱告方向:
大衛王朝在三千年前定都於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讓我們禱告神的心意、應許和計劃全然實現在耶路撒冷和以色列!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