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耶穌的兄弟雅各的猶太人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深入探究初代各種的「猶太基督徒」(Jewish-Christian)運動,並隨著他們的消失而後留下來在我們這時代的彌賽亞猶太教(Messianic Judaism)。
來自印度喀拉拉邦(Kerala)地區的科欽(Cochin)猶太人家庭,約1900年的照片。(照片來源:公共領域)
基督教在成立之初是非常的多樣化,如同今日一樣有許多的派別,然而這些早期的「宗派」大多在公元第一千年消失。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派別是猶太基督徒,實際上他們是最早的「基督徒」,他們也是今日「彌賽亞猶太信徒」(Messianic Jews)現代運動的前身。
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猶太基督徒」運動。
從第五世紀直到十六世紀,基督教在某些程度上成為天主教的同義字,但不表示這是唯一的基督教形式。耶穌身為猶太人,而且對自己也不曾有其他的看法。他的跟隨者大多數是猶太人。在耶穌的生前,他們仍是一個猶太教派。耶穌死後,他的跟隨者依然遵循猶太儀式,並宣揚耶穌就是猶太人的彌賽亞。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領袖之一是詹姆斯(James)(或更正確地說,是雅各(Jacob)。「詹姆斯」這名字是新英國國王詹姆斯在委定編寫他的同名版本聖經時強加上去的。)(註:中文和合本聖經翻譯為雅各書,英文則是「詹姆斯」書,下文皆用雅各。)
耶穌的兄弟雅各,也被稱為小雅各或正直的雅各,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被視為初代猶太基督教的主要權威。
耶路撒冷公會
公元四十八年的耶路撒冷公會召開會議,雅各是討論決議外邦人歸依基督徒的主要領袖其中之一。使徒保羅認為外邦人無須遵守妥拉戒律,堅信相信耶穌就是得救的全部條件。然而雅各和彼得認為遵行妥拉也是重要的。保羅的觀點源自於他在外邦人中間的福音事工,這些人沒有任何遵循妥拉的文化背景,也沒行過割禮。
公會的結論是新歸入主名的外邦人信徒必須遵守一些猶太律法。雅各吩咐說:
「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因為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使徒行傳15:19-21)
公會隨後送出的信也使用類似的措辭和雅各所吩咐的規定。這也向我們突顯出雅各在初代基督徒中的顯著地位。
基督教中的分岐現象
耶路撒冷公會達成共識的事實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同意或願意遵行。例如保羅持續對外邦人傳福音而不要求他們遵守任何宗教戒律。保羅和跟隨他的人與雅各和其跟隨者漸行漸遠。而那些關乎誰才能夠成為基督徒和對他們要求遵守戒律的爭論,形成了早期基督教許多分歧中一些最初的裂痕。
只要雅各活著的時候,他就充當了保羅教義的制衡者。雅各逝世於公元62或69年,他的死亡為我們提供基督教作品外的主要當代證據,以證實耶穌作為一名歷史人物的存在。
正如猶太羅馬歷史學家約瑟夫斯(Josephus)所記載的:
「如我們所提到,年輕的阿努斯(Ananus)任命為大祭司,他的脾氣過於魯莽,異常地大膽。他所追隨的撒都該人(Sadducees)的學派,正如我已解釋過,他們在審判時的確比其他任何猶太人更加無情。擁有這樣性格的阿努斯認為自己擁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因為非斯都(Festus)已死,而阿爾布穆斯(Albmus)還未上任。於是他召集公會的官長祭司,把一位名叫雅各的人和其他一些人一併帶到他們面前,雅各是被稱為基督的耶穌的兄弟。阿努斯指責他們觸犯了律法,於是交出他們,並用石頭打死他們。」
約瑟夫斯的《猶太人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中的這段話是當代唯一提及耶穌的非基督教史料。許多基督徒認為這是耶穌存在的關鍵證據。然而這段話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因為學術界有個強烈的說法,宣稱這是基督徒在後期所添加上的。此議題和這段話既有趣又成問題。據稱這段話成為約瑟夫斯的著作在過去兩千年中被複製和保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於我們現今的討論而言,這段話卻是重要的,因為雅各的死可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結束。在他死後,保羅和他的跟隨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們成為基督教的主要教派,儘管猶太基督徒仍然存在著。
猶太基督徒群體
晚期古代史上的猶太基督徒不是個有凝聚力的群體,即使在雅各去世和公元70年第二聖殿被毀之後依然如此。事實上,猶太基督徒可被看作是初代基督徒中許多不同教派和群體的總稱。許多這些猶太基督徒群體將耶穌視為彌賽亞,但不是神道成肉身也非神。此外他們通常會遵守猶太人的儀式,例如禁食和每日祈禱。這當中的幾個群體是非常值得我們討論的。
其中之一是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克納納亞人(Knanaya)。據稱他們是敘利亞猶太基督徒的後裔,在公元四世紀至八世紀之間從薩珊波斯帝國(Sassanid-Persian)統治的領土前往印度。該群體的一些最古老的歌曲和文件紀錄僅通過十七世紀的副本被保存了下來。這也成為克納納亞人古老的猶太基督教根源的依據。經過幾個世紀的變遷,他們失去許多古老的傳統。然而一個被持守住的主要的猶太傳統,即是在復活節/逾越節烘烤無酵餅。
從晚期古代史所得知的另一個群體是伊便尼人(希臘文Ebionites,源自於希伯來文אביונים,意為窮人)。他們可能是公元第一世紀的主要猶太基督教派,是雅各的追隨者直接延續下來的教派。他們認為雅各(而非彼得)才是耶穌的真正繼承者,並且完全拒絕保羅和他的教義。伊便尼人視耶穌為凡人,由馬利亞和約瑟所生,被神揀選為先知和彌賽亞。他們有自己的福音書,例如伊便尼派的福音書(Gospel of the Ebionites),這是幾部猶太基督教福音書中的一部。他們的存在一直持續到中世紀時期。
拿撒勒人(Nazarenes)是一個不同的猶太基督教群體,存在於公元第一世紀至第四世紀左右。他們遵循妥拉的律法,同時研讀希伯來人的亞蘭文福音(Aramaic gospel)並拒絕所有正典的福音書,然而與伊便尼人不同的是,他們接受耶穌是由處女所生的。此外他們相信在耶穌第一次復活時,是向他的兄弟雅各顯現,而不是向彼得或馬利亞顯現。
雖然猶太基督徒到了十二世紀已完全銷聲匿跡,但這並不意味著猶太基督教在歷史中的角色也隨之結束於中世紀,因爲它在十九世紀又起死回生了。
今日的猶太基督徒
十九世紀猶太人中的世俗運動日趨普遍,特別是在歐洲的猶太人真正嘗試並寄望被同化成為一般民眾。最終數十萬的猶太人決定歸信基督教,因為這是他們認為最好的辦法。由於相當多的歸信者保留他們先前信仰的某部分,於是便發展成一個單獨的運動,稱之為希伯來—基督教運動(the Hebrew-Christian movement)。其中有些人留在自己的禮拜場所並保留一些猶太信仰。此外這個群體中對於耶穌的本質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無論認為他是三一神的一位,或是覺得一位獨特的人即是彌賽亞。
1960和1970年代的期間,有些團體脫離了希伯來基督教運動,這些團體有時被稱為彌賽亞猶太信徒(Messianic Jews)。由於過去和現在的猶太基督教群體類型繁多,因此無法一一列舉。然而這些群體的存在凸顯出一神論分歧的傾向,並分別成爲不同的團體。每個團體都各持不同的觀點和信仰。
猶太基督徒及他們各種的信仰運動向我們表明,猶太教和基督教這兩個名詞所代表的宗教,包括以信奉獨一真神為中心的各種信仰傳統。所以我們應當謹慎在概括歸納基督徒或猶太人,或任何其他宗教人士之時,若非如此,則將有損個別的演變發展和神學理論,同時會令許多信奉者失去了他們信仰的豐富性。此外這些概括一般化的的說法也會引發無謂的辯論,削弱我們對共同歷史的理解,並妨礙我們相互的學習與交流。
新聞來源:Israel today
新聞日期:2022/08/21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以弗所書2:14-15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馬太福音22:37-40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創世之先早已為我們預備救恩,藉由祢的愛子耶穌基督使我們與神、與人、與自己和好,成為一個新人,有神的形象和樣式。縱使在基督教過去的歷史中有許多的分歧,但祢是初是終且永不改變。我們何等地感恩,兩千年後基督的福音又傳回到耶路撒冷和猶太人中間。我們為在以色列土地上的彌賽亞猶太信徒和阿拉伯基督徒和教會禱告,使我們都能持守聖靈所賜下的合一。同心合意的預備主的道路,迎接基督的來臨。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