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猶太人及其回歸以色列的旅程

衣索比亞猶太人及其回歸以色列的旅程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5/03/21

衣索比亞猶太人,也被稱為「貝塔以色列」」(Beta Israel),他們透過「阿利亞」(Aliyah,希伯來語意為「上升」,指猶太人回歸以色列)回歸以色列的故事,可能是猶太民族歷史上最引人入勝與鼓舞人心的篇章之一。這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老群體,在尋求回到祖先之地的過程中面臨了無數挑戰和障礙。從他們在非洲心臟地帶的神秘起源,到他們在戰爭和饑荒面前勇敢地乘坐航班並返回以色列,衣索比亞猶太移民彰顯他們對神的應許的信念。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衣索比亞猶太人的歷史、他們獨特的宗教和文化傳統,以及在流散數世紀後。神將他們帶回以色列家園的神蹟。

起源與在埃及的定居

位於埃及阿斯旺(Aswan)附近尼羅河上的象島(Elephantine Island),在西元前六世紀至西元前四世紀間,曾是一個繁榮的猶太社區的所在地。該島作為一個重要的軍事和商業中心,容納相當數量的猶太士兵及他們的家屬,當時他們屬於波斯駐軍在此的軍隊。二十世紀初發現的象島紙草文書,為我們提供了關於這個古老猶太社區的社會、宗教和經濟方面等的寶貴資訊。

歷史學家認為,象島上的猶太社區可能起源於古以色列,許多人是因為巴比倫流放而遷移至此。當時,波斯帝國同時控制著黎凡特和埃及地區,這使得包括猶太人在內的各民族群體能夠在其領土內遷移。這次遷移使猶太社區得以在象島上建立,在那裡他們保留了獨特的宗教和文化習俗,同時融入多元的當地社會。

沿著青尼羅河上溯至塔納湖

象島猶太社區與塔納湖(Lake Tana)地區的猶太人之間的聯繫是學術研究的課題。有假說認為,象島社區的一些成員可能沿著尼羅河進一步南遷,最終定居於現今衣索比亞的青尼羅河源頭的塔納湖周圍。這次遷移的確切路線和時間尚不確定,但塔納湖地區的猶太人存在可能早於西元一世紀興起的阿克蘇姆王國(Kingdom of Aksum)。

塔納湖地區當代的猶太人存在

如今,塔納湖地區的猶太人存在主要與貝塔以色列社區(即衣索比亞猶太人)有關。雖然很難建立象島猶太人與貝塔以色列間的直接聯繫,但這種聯繫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歷史和民族研究表明,貝塔以色列可能是從埃及遷移到衣索比亞的古老猶太社區的後裔。

象島紙草文書

二十世紀初發現的象島紙草文書是一批古老的猶太手稿,可追溯至西元前五世紀。這些文件提供了關於位於現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尼羅河上象島猶太社區生活的寶貴資料。紙草文書揭示,這個社區有一座專門供奉以色列之神耶和華的神廟,並實行一種與耶路撒冷猶太人類似的猶太教傳統。

象島紙草文書的重要性在於它們提供了流散的古猶太社區中關於宗教和文化的習俗。它們揭示了島上猶太人生活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包括法律契約、婚姻文件和信件,展示了社區與埃及和當時統治該地區的波斯當局間的互動。象島紙草文書凸顯了猶太人生活在以色列土地之外的適應性,為猶太民族的歷史提供獨特的視角。

學者們曾提出象島古代猶太社區與衣索比亞塔納湖地區貝塔以色列社區之間可能存在聯繫的假說。雖然直接的歷史證據有限,但有幾個因素支持這一假說。兩個地區的地理接近性,尼羅河從衣索比亞的塔納湖流出,可能促進了象島猶太人與貝塔以色列祖先間的遷移和文化交流。

此外,這兩個社區的猶太教傳統與生活模式在某些方面與主流猶太傳統不同。象島猶太人和貝塔以色列都強調聖經中的安息日和飲食律法,同時也融入一些當地習俗和傳統。這種共同的宗教遺產,加上貝塔以色列提到與埃及古代猶太社區聯繫的口頭傳統,進一步支持了兩個群體具關聯的想法。

中世紀猶太旅行者的歷史記載,譬如十二世紀時的「圖德拉的班傑明」(Benjamin of Tudela),也為這一理論增添可信度。這些旅行者提到在現今衣索比亞地區存在猶太社區,表明長期有猶太人居住於該地區,而將貝塔以色列與象島早期的猶太社區聯繫起來。

衣索比亞猶太王國

塞米恩王國(Kingdom of Simien),也被稱為貝塔以色列王國,據信是一個曾在衣索比亞帝國西北部存在的傳奇猶太王國,它可以被追溯到幾個歷史事件和傳說。

根據十四世紀衣索比亞宗教文本《克巴拉奈加斯特》(Kebra Nagast),猶太人示巴女王與以色列所羅門王有一個兒子,名叫梅內利克一世(Menelik I),他後來成為衣索比亞的第一位皇帝。衣索比亞與古以色列之間的這種聯繫促成貝塔以色列社區的發展,隨後又為塞米恩王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西元四世紀,阿克蘇姆王國在埃扎納王(King Ezana)統治下皈依基督教,是另一個與塞米恩王國的建立有關的重要歷史事件。隨著阿克蘇姆帝國接受基督教,該地區的猶太社區可能感到被邊緣化,導致在帝國西北部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猶太王國。

提及該王國的主要史料是圖德拉的班傑明在十二世紀寫的記述。然而,班傑明的旅行記提供的資訊有限,也不清楚他是否親自訪問過該地區。

考古證據,如猶太會堂遺跡、猶太墓地和碑文,表明該地區存在猶太社區,但它們並不能確鑿地證明存在一個統一的與獨立的猶太王國。此外,歷史記錄中提到了猶太統治者和軍事指揮官,如基甸四世(Gideon IV)和朱迪思(Judith),他們領導了反對基督教的衣索比亞帝國叛亂。這些記述為該地區存在猶太政權的想法增添了可信度。

儘管缺乏確鑿的歷史證據,塞米恩王國仍然是關乎「貝塔以色列」的文化認同與歷史的重要元素。塞米恩王國曾是存在於衣索比亞的獨立猶太王國也成為貝塔以色列社群的驕傲和靈感來源。它也加強他們與更廣泛的猶太流散群體的聯繫,並鞏固他們在衣索比亞社會中的獨特地位。

衣索比亞猶太人歷史性回歸以色列

衣索比亞猶太阿利亞涉及多次重要的移民浪潮,最著名的行動發生在二十世紀晚期和二十一世紀初期。這一運動不僅代表無數衣索比亞猶太人的錫安主義夢想的實現,也是以色列政府和全球猶太組織進行的人道救援努力與合作。衣索比亞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的旅程,是他們對猶太身份的深厚聯繫的有力證明,也體現以色列國家對錫安主義基本原則,就是承諾協助流散猶太人的回歸。

衣索比亞猶太社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世紀前,他們在與更廣泛的猶太世界隔絕的情況下,仍保存了猶太的信仰。到二十世紀時,該群體面臨日益嚴重的困難,包括饑荒、政治不穩定和宗教迫害,這使得回歸以色列的夢想變得越來越迫切與吸引人。

摩西行動(1984年)和所羅門行動(1991年)

最重要也最具戲劇性的衣索比亞回歸行動是1984年的「摩西行動」和1991年的「所羅門行動」。摩西行動是一項祕密行動,將大約8,000名衣索比亞猶太人從蘇丹載回以色列,他們先前為了逃離饑荒和迫害,步行穿越沙漠,經過了艱苦的旅程。由於媒體曝光,該行動被迫中止,使得許多衣索比亞猶太人滯留在蘇丹的難民營中。

1991年進行的所羅門行動是一次更雄心勃勃且具有歷史意義的救援行動,僅36小時內就將14,000多名衣索比亞猶太人帶到以色列。這項行動是以色列與衣索比亞政府合作進行的,當時衣索比亞政府因內戰而瀕臨被推翻,此外透由以色列空軍與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數十架飛機進行該行動。它被視為歷史上最顯著的救援行動之一,象徵著以色列決心聚集其流散在外的子民。

融入以色列社會的挑戰

那些成功抵達以色列的衣索比亞猶太人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文化適應、社會經濟差距和歧視事件。儘管政府和社群努力促進融合,衣索比亞移民在教育、就業和社會包容方面仍面臨困難。然而,多年來,以色列的衣索比亞猶太社群取得了重大進展。衣索比亞猶太人在軍事、政治、學術和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有卓越的表現。

持續的回歸和當前狀況

在重大的回歸行動之後,衣索比亞猶太人的回歸接著以較小的規模繼續進行,主要是家庭團聚和拯救剩餘的衣索比亞猶太社區等。以色列政府和猶太人事務局一直致力於促進這些回歸行動,然而在確保衣索比亞猶太人融入以色列社會與被接納的方面仍面臨挑戰。

 

👇請點擊下方奉獻連結,為「為猶太人回歸」奉獻

https://p.ecpay.com.tw/8DA7B

 

 

文章來源:ICEJ阿利亞事工部主任 霍華德.弗洛爾(Howard Flower)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方向

以賽亞書49:22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向列國舉手,向萬民豎立大旗;他們必將你的眾子懷中抱來,將你的眾女肩上扛來。

以西結書36:24
我必從各國收取你們,從列邦聚集你們,引導你們歸回本地。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感謝祢是守約施慈愛且信實的全神真神,謝謝主在這些年來,照著祢的應許,將流散在外的猶太人帶回他們的應許之地。特別感謝主在衣索比亞猶太社群的工作,謝謝主保守他們即便長年流散在外,仍持守著猶太傳統與信仰,也感謝主在衣索比亞的內戰與饑荒中將他們一批一批的帶回以色列,懇求主繼續幫助剩餘的衣索比亞猶太人返回,使他們早日與其他家人團聚,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

 


 

認識台灣ICEJ

社團法人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簡稱 台灣ICEJ),是ICEJ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全球第一個華人分部,於2012年正式在台灣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其前身為台灣辦事處,於2004年起致力於連結華人眾教會,並分享以色列異象,以禱告和奉獻支持祝福以色列; 每年以奉獻支持關懷猶太人的回歸及慈惠事工、並帶領華人團體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且每週傳遞以色列當地時事現況及代禱消息給眾教會。更多認識我們或希望收到每週消息,請來信。

E-mail:icej.taiwan@icej.org.tw

官網:http://icej.org.tw

 

Line@:台灣ICEJ

 

 

FB:ICEJ Taiwan 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