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的預言呼召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5/02/05
(照片來源:ICEJ—自1980年以來,各國的基督徒都來到耶路撒冷守節。)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原文是方言)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大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撒迦利亞書8:23)
今年住棚節盛宴的主題是「各國十人」,取自撒迦利亞書8:23。這段經文在數多個層面上會對我們有所啟發,還可以有許多的應用。例如,外邦基督徒對信仰根源的興趣日益增長,這段經文很容易與其連結起來,引領我們一同探索這豐富的希伯來根源主題。
對於許多福音派來說,他們渴望在真實的希伯來背景下認識耶穌和明白主的教誨。「時代」雜誌在2008年3月的封面專題「改變世界的十大理念」中列出了「耶穌的再猶太化」的趨勢,並指出學者們如何透過猶太人耶穌的眼光重新解讀福音書。甚至在以色列的一流大學裡,人們對自耶穌原有的以色列環境和文化中重新發現歷史上的耶穌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
對於一般的基督徒來說,許多人也發現這些根源非常「肥沃」,正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1:17中所說的「橄欖根的肥汁」。深入研究耶穌的猶太背景和整本新舊聖經背後的希伯來文化,可以豐富我們與主的屬靈路程,極大地啟發我們對聖經的理解。
其他人則更具體地將其視為外邦人向拉比學習「妥拉」的預言異象,這也是當今的一種發展趨勢。事實上,現在有許多正統的猶太教拉比熱衷於向外邦基督徒傳授妥拉課程。他們甚至認為這節經文預示著在末世,大批外邦人將信奉猶太教或挪亞七律。他們將這節經文與撒迦利亞書14:16聯繫起來,得出了這個結論,經文中提到先知預見有一日萬族都會來到耶路撒冷敬拜主並守住棚節。因此,他們相信這些外邦人的大規模歸信將在住棚節期間發生。
基於此原因和其他的因素,我們需要留意謹慎,因為針對基督徒的這些妥拉課程實際上更多是偏向於塔木德的內容,而「塔木德」對一般基督徒來說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有些封閉的世界。從福音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耶穌非常熟悉「塔木德」,並遵循其寓言教導的風格。但對今日的我們而言,需要成為一位真正全心全意委身於耶穌的學者,才能夠深入研究「塔木德」,從中汲取那些能讓我們受益匪淺的寶藏,同時摒棄那些是損害我們對基督信仰的東西。對我來說,已故的德懷特.普萊爾(Dwight Pryor)博士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基督教學者,現今還有許多這樣的學者,比如布拉德.楊(Brad Young)博士和司提反.諾特利(Steven Notley)博士。此外,現在還有許多彌賽亞猶太信徒教師,他們非常擅於解釋聖經希伯來文中重要經文原意和背景。
我們可以說,當基督徒與以色列和猶太民族走得越來越近,不可避免地遇到猶太教拉比時,必須注意且要避免許多的彎路和危險。因此,作為外邦人的我們要抓住猶太人的衣襟時,一定要抓著那位對的猶太人!當然,在聖經中最能描繪這真理的莫過於患血漏婦人的故事,她觸摸了耶穌的衣裳繸子就得著痊癒了(馬太福音9:20-22)。
本著這樣的想法,今年的住棚節盛宴主題更準確地講述到,主將在列國諸族中興起公義的餘民,他們被獨一真神的救贖知識之光所吸引,乃是透過猶太民族,特別是透過一位非常特殊的猶太人—彌賽亞耶穌。祂是將神的律法和道路教導給萬民的主(以賽亞書2:3;彌迦書4:2)。應許的彌賽亞不單只是救贖雅各家,祂還將成為外邦人的光,將神的救恩帶到地極(以賽亞書 49:6)。
值得注意的是,耶穌和跟隨耶穌的人們已經並仍在履行這項彌賽亞的使命。主透過話語和行動傳揚福音,並賦予我們大使命,要將這救贖的真理傳到地極。幾個世紀以來,這項大使命持續地推動著,並產出了不同的果效,但只直到了現代,借助全球通行和通信的方式,福音才傳到了地上的每一個國家和語言群體。也只有在現代,列國才能夠登上那個回到猶太人手中的耶路撒冷。
公義的餘民
聖經撒迦利亞書8:23中提到的十個人顯然與「公義的餘民」的概念有關。這個概法可以追溯到創世記第18章和始祖亞伯拉罕的故事,當時神告知他,他的侄子羅得居住的所多瑪城即將被毀滅。因此,亞伯拉罕懇求神,如果他能在那城見到50個義人,就請神饒恕那地方的眾人,接著他不斷地懇求從45個、40個、30個、20個,最後是見有10個義人,主應允也不毀滅那城。
因此猶太人自這故事中,形成了需要十個義人組成的「minyan」的概念(即猶太教中正式禮拜儀式的法定人數),使他們可以在會堂裡集體向主祈禱。毫無疑問地,聽到撒迦利亞說出這預言的人們,即是以此角度理解「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原文是方言)中出來」的這句話。
撒迦利亞書第八章的全篇都是關於以色列和耶路撒冷在末日復興的美好且令人欣慰的話語。當然,撒迦利亞是在類似猶太人從巴比倫流放地返回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時期,受主差遣為猶太民族恢復預言的水流。但在此,還出現了一個現象,即來自各國的外邦人互相談論著,準備前往耶路撒冷大規模朝聖,向主敬拜祈禱。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說:『我們要快去懇求耶和華的恩,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我也要去。』必有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懇求耶和華的恩。」(撒迦利亞書3:20-22)
ICEJ住棚節盛宴上的「列國獻旗」。
這確實反映了撒迦利亞書14:16中先知預見的異象,即有一天列國將每年來到耶路撒冷敬拜萬軍之主並守住棚節。如今,這個異象終於開始實現,撒迦利亞書第8章補充道,神正在呼召來自每一個國家和族群至少十個公義的餘民上到耶路撒冷,代表他們的人民來尋求主。
神在世上始終保留著一群公義的餘民。即使在以利亞時代,以色列人不信耶和華的時期,主仍然向他保證,祂仍有7,000名公義的餘民沒有向巴力屈膝。保羅在羅馬書11:2-5中對此的描述,就好像神在誇讚這一小群留在以色列的忠心義僕,就像神為自己在我們這個時代所保留的公義餘民而歡欣鼓舞一樣。
聖經中關於「公義的餘民」的概念在末世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先知撒迦利亞預見外邦人中的公義餘民會認識並遵循神對以色列的預言性旨意。我們需要定位我們的教會和事工,以理解和堅持對以色列的預言意義,即以色列的復興,看重聖經中的節期,以及耶路撒冷作為萬國「禱告殿」的普遍性呼召和「大衛的後裔」耶穌即將到來的王權。
在為今年住棚節做準備之際,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些聖經真理。但請現在就開始準備,以確保在今年的2025年的住棚節盛宴上,至少有十位基督徒能前來代表您的國家和族群。
文章來源:ICEJ副總裁兼資深發言人 大衛.帕森斯(David R. Parsons)博士
文章日期:2025/01/29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撒迦利亞書8:2-3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向她的仇敵發烈怒。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
撒迦利亞書14:16
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祢向以色列信實守約到如今,讓世人看見祢的大能,使以色列復國,招聚猶太民族從世界各地回到祢應許他們始祖亞伯拉罕的土地,並使以色列成為祝福萬國的渠道。我們祈求神更多啟示教會關於撒迦利亞書中的預言,讓這啟示的真理成為教會的在末世盼望,並預備好自己迎接將要再來的榮耀君王基督耶穌。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