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亞專題:回歸浪潮史(八)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4/04/12
2016年11月2日,抵達以色列本—古里安機場的法國猶太家庭。(照片來源:JTA/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Christians and Jews)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後,來自法國的回歸(2000-2018)
社會政治新動態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2000-2005)後,來自法國的回歸人數顯著增加,這趨勢一直到2018年之後仍在繼續。這波從法國移民到以色列的浪潮,是由各種複雜的社會政治因素所推動的,包括反猶主義的興起、社會經濟考量以及法國猶太社區(歐洲最大的猶太社區之一)中強烈的錫安主義情結。
背景與觸發因素
「第二次大起義」標誌著以巴衝突的顯著升級,導致安全問題加劇和區域緊張局勢升級。在法國,猶太社區面臨的反猶事件也相對地增加,包括暴力、破壞公物和公眾敵意。這些事態的發展,加上法國的政治和社會動盪,使以色列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目的地,為法國猶太人提供他們所尋求的安全保障、共同社群及歸屬感。
背景與觸發因素
除了安全問題,以色列可提供的經濟機會,特別是在科技、醫療保健和教育等領域,也吸引了法國猶太裔的專業人士和企業家。以色列政府和私營機構提供各種鼓勵措施,包括稅收減免、就業援助和住宅補貼,以緩解新移民不易的融入過程。
在文化方面,法國猶太人在以色列找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猶太社會,猶太人的生活、傳統和節日已是這國家組成的一部份,提供他們猶太社群意識和身份認同感,而這部份在法國變得越來越難以保存了。
回歸趨勢和數字
在「第二次大起義」之後的幾年裡,法國猶太人回歸人數雖然有所波動,但總體上在不斷增加。移民高峰往往與「反猶攻擊事件激增」或「法國經濟衰退」相關。據以色列猶太事務局稱,在此期間,每年有數千名法國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尤其在發生重大反猶太事件後的幾年中,移民人數顯著增加。
面臨融合的挑戰
雖然回歸以色列的前景很吸引人,但法國移民在適應以色列的生活方面卻面臨著挑戰。語言、專業許可和認證以及文化規範方面的差異造成融合的障礙。儘管存在著這些挑戰,許多法國移民仍成功地融入以色列社會,為以色列的文化多樣性和經濟做出了貢獻。他們還影響了當地文化,法國美食、時尚和語言在以色列城市中尤為突出。
對社區的影響
法國猶太社區在以色列已是相當地活躍,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和內坦亞等主要城市的一些社區,法語已成為通用的語言。法語的學校、猶太會堂和文化機構相繼成立,在促進文化交流和融入以色列社會各個層面的同時,也增強了法國移民的社群意識。
長遠的影響
「第二次大起義」後的法國猶太人回歸對以色列和法國猶太社群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它強調了以色列作為全世界猶太人的避難所和家園的實質意義,同時也突顯了在日益動盪的全球背景下,猶太僑民所面臨的挑戰。對以色列而言,法國猶太人的到來促進了以色列的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文化多樣性,並增強以色列社會的活力和多面性。
這段時期的「回歸」反映出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的模式不斷地演變,而其因素則是受到全球事件、國家政策以及錫安主義和猶太傳統的影響。
文章來源:ICEJ阿利亞事工部主任 霍華德.弗洛爾(Howard Flower)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以賽亞書49:22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向列國舉手,向萬民豎立大旗;他們必將你的眾子懷中抱來,將你的眾女肩上扛來。
耶利米書29:11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祢坐王掌權在人類的歷史中,無論在過去或現代的世代,都各按其時發生和成就祢所命定的心意。感謝祢已向列國舉手召喚祢的子民回歸,更感謝祢使用ICEJ和台灣的弟兄姐妹幫助阿利亞回到以色列,我們祈求他們不但是肉身的回歸,他們的靈性也要回轉向祢,更多地認識這位向他們信守盟約施慈愛的神。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