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應許:神聖盟約已展開

地的應許:神聖盟約已展開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5/04/11

大衛護送約櫃前往耶路撒冷。(插圖:Charles Delagrave)

在聖經歷史的發展中,少許有線索像是神對猶太民族所應許的迦南地那樣鮮明且歷久不衰。對迦南地的應許是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神聖盟約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聖約橫越千年,不僅塑造了以色列的命定,也深深影響著全世界基督徒的屬靈旅程。超自然地繼續實現祂的應許的基礎。此外,它也突顯外邦人在神的救贖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摩西預示了這項計畫,而這一計畫也貫穿在整本聖經。

從本質上來看,「地的應許」並不僅關乎土地所有權,它還見證了神的信實和祂偉大的救贖計劃。當神呼召亞伯拉罕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世記12:1),祂開啟了一個神聖計劃,最終要「使地上的萬族因你得福」。這呼召不只是為了亞伯拉罕個人,更是為了全世界的救恩。

在這聖約中,關於土地授與方式的語言非常引人注目。在創世記中,我們看到神用過去式、現在式與未來式來談論這地的賜予,例如「我所賜」、「我要賜」、「我必將賜給你的後裔」(創世記35:12)。這種用詞的獨特性表明這不是單純的地產交易,而是持續性的授與,是神與祂百姓之間的信託關係。這地雖是應許給以色列,卻始終屬於神。

在利未記25:23進一步強化了這概念:「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這句話強而有力地提醒我們,雖然以色列民被託付管理這塊地,但他們的角色是管家,而非最終擁有者。

這地的應許,也深深地織入聖經中所有關乎救恩的聖約之中。詩篇105篇提醒我們:「祂記念祂的約,直到永遠;祂所吩咐的話,直到千代。」這是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聖約,後來確立於以撒與雅各,其中包括以迦南全地作為他們的產業,根據創世記17:8,這的確是「永遠的產業」。這是一份跨越世代的應許,強調了其永恆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地的應許」並不限於舊約。在新約中,我們看到司提反在殉道之前,回顧神如何在亞伯拉罕還未踏入那地,甚至還未有兒子之前,就應許將地賜給他的後裔。這種舊約與新約的延續性突顯了「地的應許」在神救贖計畫中的永恆意義。

然而,有應許就有責任。藉著摩西所立的聖約,也限定了以色列民享有在這塊地上定居權利之條件。申命記28章與利未記26章概述「順從的祝福與悖逆的後果」。當以色列人正直行事時,他們的仇敵會從七路逃跑;但在悖逆之時,他們則冒著被趕逐流放的可能。然而,即使在流亡中,這應許依然不變,因為神已透過起誓將這地託付給亞伯拉罕的後裔。神以祂的信實確定必招聚祂的百姓回到這片土地,我們在近代歷史中再次見證了這奇妙的進程。

這樣「得地、流放與再回歸」的循環,對列國都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借鑒。它藉著「亞伯拉罕之約」展示了神的信實與憐憫,也透過「摩西之約」彰顯祂的聖潔與公義。以色列人在這塊土地內或之外的漂泊成為列國的光,向世人闡明何謂忠心跟隨神而蒙福,或因悖逆而受到神的管教。

「地的應許」不僅僅是一塊地業,而是最終關乎神信守諾言的可靠性。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認識到神至今仍在成就祂對以色列的應許。以色列現今回歸先祖之地,正是神信實履行所有約定的明證,包括我們在基督裡所享有的新約應許。

今日,當我們目睹中東因邊界與主權問題而引發衝突時,我們不禁想起以西結書提到關於神將在以色列邊界審判以色列的預言。這些爭戰不僅是地緣政治問題,更具有屬靈層面的含義,即彰顯神正在施恩將祂的子民重新帶回那地,並最終透過彌賽亞使他們歸向祂,但同時仍要求以色列在祂面前持守正道。

申命記第32章精美地描述這場神劇的最終目標。它提到外邦人將與神的子民一同歡呼,因為祂「要為自己的地和子民贖罪」。這預示著「地的應許」終將在未來完全成就,以色列全家不只擁有土地的所有權,還有在屬靈上的復興。

這復興與彌賽亞息息相關。耶穌曾提到耶路撒冷迎接祂的那一天,祂說道:「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馬太福音23:39)這表明以色列的全家得救,這是一個悔改與認信的時刻,並且這將為那地帶來真正的平安與安息。

當我們思想這宏大的陳述時,我們被提醒要有耐心,並尊重神的時機與旨意。我們今日所見的爭戰,是救贖進程的一環,最終將惠及全世界。我們的角色不是強迫成就某事,而是支持以色列,為她的平安與預言中的命定禱告,認識到神正在實現一個榮耀完美的結局。

當我們慶祝逾越節的故事時,讓我們記住,神是那位分開紅海、在曠野供養以色列人並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的神。祂也是那位從地極聚集猶太人,以及在我們的時代實現祂的應許的神。祂更是那位邀請所有人(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透過相信耶穌基督(逾越節的最終羔羊)來加入在祂的救贖計劃中的神。

對於今日的信徒而言,這古老的「地之應許」蘊含深刻的意義。它呼召我們:

1. 信靠神的信實:若神信守對以色列的應許,我們也可確信祂會實現我們在基督裡所領受的應許。

2. 認識神仍在作工:猶太人現今回歸以色列,不只是政治事件的發展,而是神屬靈工作的延續,祂正在吸引祂的子民歸向祂。

3. 為和平禱告:當我們明白神對以色列與列國的心意時,就會激勵我們懇切為和平與祂旨意的成就來禱告。

4. 滿懷盼望向前看:「地的應許」指向一個將來,在那裡,所有受造物都將在神那裡找到安息。這讓我們在動盪的時代中有了盼望與前景。

當我們在思考這些古老的應許及其在現代的應驗時,願我們對神的信實心生敬畏,也因神的忍耐而受激勵,並願意付出行動使我們的心與祂對以色列和列國的旨意對齊。我們如此行,便是參與了一個遠比我們自己更宏偉的故事,即一場關乎聖約、救贖與最終復興的故事。

 

👇請點擊下方奉獻連結,為「猶太人回歸」奉獻

https://p.ecpay.com.tw/8DA7B

 

 

文章來源:ICEJ副總裁與資深發言人 大衛.帕森斯(David Parsons)博士
文章日期:2025/04/01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方向

詩篇105:8-11
祂記念祂的約,直到永遠;祂所吩咐的話,直到千代—就是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向以撒所起的誓。祂又將這約向雅各定為律例,向以色列定為永遠的約,說:我必將迦南地賜給你,作你產業的分。

馬太福音23:39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感謝祢信守對以色列的應許,並且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亞1:14)。我們懇求主賜給我們敬畏的心,以更加明白主對以色列的心意,好讓我們看見神持續地在以色列民族中動工,並給予列國基督徒有機會參與在神的旨意之中。我們深信將來,主必成就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應許,能夠與屬靈長兄成為一個新人,一起迎接榮耀君王主基督的再來。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

 


 

認識台灣ICEJ

社團法人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簡稱 台灣ICEJ),是ICEJ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全球第一個華人分部,於2012年正式在台灣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其前身為台灣辦事處,於2004年起致力於連結華人眾教會,並分享以色列異象,以禱告和奉獻支持祝福以色列; 每年以奉獻支持關懷猶太人的回歸及慈惠事工、並帶領華人團體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且每週傳遞以色列當地時事現況及代禱消息給眾教會。更多認識我們或希望收到每週消息,請來信。

E-mail:icej.taiwan@icej.org.tw

官網:http://icej.org.tw

 

Line@:台灣ICEJ

 

 

FB:ICEJ Taiwan 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