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J總裁六月祝福的話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親愛的朋友們,
我們剛剛度過了又一個國慶節。在最近的逾越節之後,以色列在大屠殺紀念日悼念在大屠殺中被殘忍殺害的600多萬猶太人。全國範圍內的警報響起時,所有的活動都陷入停頓。一周後的陣亡將士紀念日,警報再次響起,向自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以來死於各種戰爭和恐怖襲擊的23000名陣亡將士致敬。在全國各地舉行的儀式上,父母站在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子女的墳墓前。同一天晚上,冷靜的氣氛又轉變成了以色列一年一度的獨立日的歡樂慶祝活動,今年的這一天是以色列國73歲生日。
這些特殊的日子不僅僅是國家指定的假日,更表達了猶太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種紀念和認同的文化。在每一次逾越節的晚宴上,都重複著這樣一句話:每個猶太人都要把自己看作是出埃及記的一部分。已故總統埃澤爾.魏茲曼(Ezer Weizmann)在1996年的一次非凡演講中向德國議會發表講話,他說:
「我在埃及當過奴隸。我在西奈山接受了律法。我和約書亞,以利亞,一同過了約旦河。我隨大衛進了耶路撒冷,隨西底家從那裡被擄去,沒有忘記在巴比倫河邊。耶和華使被擄的人歸回錫安的時候,我夢見了我在建造城壘的人中間。我與羅馬人作戰,被驅逐出西班牙。我還曾在美因茨(德國城市)被綁在樹樁上。我在葉門學習了《妥拉(Torah)》,在基希涅夫(東歐摩爾多瓦首都)失去了我的家人。我在特雷布林卡集中營(德國)被焚燒,在華沙反叛,之後移居到以色列地,那是我被流放的地方,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從那裡來,又回到那裡。」
鑑於這些強有力的言詞及其潛在的力量,我並不擔心以色列會忘記過去曾遭遇的暴行。然而,我感到關切的是,在今後幾代人中,我們的民族可能會忘記我們在漫長而悲慘的反猶太主義歷史中須要吸取的教訓。
從逾越節出來,我也想起使徒保羅如何在他給外邦信徒的信息中,採用這種猶太紀念和認同的文化:「所以我們藉著洗禮與他一同埋葬,直到死,正如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我們也要這樣行在新生命裡…你們也要這樣,以為自己在罪裡是死的,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在神面前是活的。」(羅馬書6: 4、11)
保羅告訴我們,每一個信徒都與基督同行,經歷了他的死亡、埋葬和復活,因此,我們可以期待,即使在今天,也能因信與他同行,經歷他復活的能力是充足的!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這是多麼強大的真理啊!
藉此機會,我要感謝你們對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的所有禱告和支持,並祝願你們從耶路撒冷得到完全的祝福。
在基督裡,
猶根.布勒
總裁
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使館
新聞出處:ICEJ
翻譯|大明
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