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北方的烏俄猶太移民的歷史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5/05/22
「當那些日子,猶大家要和以色列家同行,從北方之地一同來到我賜給你們列祖為業之地。」(耶利米書3:18)
俄羅斯和烏克蘭阿利亞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俄羅斯帝國時期。西元188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Tsar Alexander II)遭無政府主義份子殺害後,當時根深蒂固的反猶情緒與暴力的反猶騷亂(pogrom)愈演愈烈,從而導致該區域最早也最顯著的移民浪潮。這些反猶騷亂若非由俄羅斯當局實施的,就是俄羅斯當局所縱容的事件,導致發生許多針對猶太群體的大規模暴力行為,使得大量猶太人到以色列尋求庇護和展開新的生活。
1898年,照片為以色列教育機構,這是位於「里雄萊錫安」(Rishon-Le’zion)的幼兒園,這裡同時也是來自俄羅斯帝國之猶太移民所建立的首批定居點之一。(照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根據俄羅斯帝國在1887年的官方人口普查,當時有5,215,805名猶太人居住在當地。如今,猶太人事務局估計約有60萬人符合移民至以色列的資格。
最初的阿利亞浪潮被稱為「第一次阿利亞運動」(First Aliyah),隨後又出現了數次浪潮,每一次都反映出猶太人歷史的變化趨勢和當時的地緣政治局勢。第二次阿利亞運動(1904年至1914年)的展開,是受到俄羅斯帝國反猶騷亂的增溫與社會主義錫安主義理想的影響所致,這時期帶來一群更年輕且更受意識形態驅動的猶太移民。這些移民(Olim)在建立被稱為「基布茲」(kibbutz)的公共農場,以及在當時鄂圖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地發展希伯來語言和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912年,俄羅斯阿利亞工人在米格達爾(Migdal)基布茲吃午餐。(照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1917年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建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的《貝爾福宣言》,促成了第三次阿利亞運動(1919-1923 年)。這波浪潮以「東歐猶太人」的回歸為特點,他們受到錫安主義意識形態的驅使,逃離受戰爭影響且隨後引發猶太大屠殺的地區。
納粹主義的興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催生了「第五次阿利亞運動」(1929-1939),此時有大批猶太人回歸,尋求庇護並躲避猶太大屠殺的恐怖。這段時期,英國託管地對猶太移民施加限制,導致了被稱為「阿利亞B」(Aliyah Bet)的秘密移民運動。
1948年以色列復國,這標誌著阿利亞運動歷史的新篇章。回歸法(Law of Return)賦予所有猶太人「移民至以色列」的權利。這導致大量來自飽受戰爭蹂躪的歐洲、阿拉伯及穆斯林國家的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其中許多人在原先所居住的地區遭受迫害和驅逐。
ICEJ的慈惠與阿利亞事工部副總裁妮可.尤德(Nicole Yoder)與兩名從烏克蘭回歸的猶太移民。
1994年,時任總理伊扎克.拉賓(Yitzhak Rabin)在從俄羅斯飛往以色列的回歸航班上,與新猶太移民們握手。
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引發最大規模的「回歸」浪潮之一,當時有超過一百萬名猶太人,從前蘇聯國家移民到以色列。這股浪潮大大改變了以色列社會的人口和文化結構,帶來了多元的文化背景、語言和傳統。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引發了另一波的「阿利亞」浪潮。該區域的猶太人和他們的家庭在動盪的局勢中尋求安全和穩定的生活。
這場持續的回歸運動,強調了「阿利亞」是猶太人身份的「根本」,且帶有長久不變的意義,以及猶太移民與以色列國間關係的重要本質。 烏俄自2014年爆發戰爭後,移民浪潮也隨之興起。自那時起,近24萬名講俄語的猶太移民回歸以色列,形成一股巨大的移民浪潮。
每一次移民浪潮都促進以色列國的成長和發展,同時也反映出猶太人民持續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內心的願望。從逃離迫害到尋求共同的家園,俄羅斯帝國至今的阿利亞運動歷史,濃縮了堅韌、團結和希望的深刻敘事,以及阿利亞運動帶來的勝利。
👇請點擊下方奉獻連結,為「猶太人回歸」奉獻
文章來源:ICEJ阿利亞事工部主任 霍華德.弗洛爾(Howard Flower)
文章日期:2025/05/13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方向
以賽亞書43:5-6
不要害怕,因我與你同在;我必領你的後裔從東方來,又從西方招聚你。我要對北方說,交出來!對南方說,不要拘留!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將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
以西結書34:13
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從各國內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邊、境內一切可居之處─牧養他們。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感謝祢掌權在猶太人的歷史當中,透過祢大能又信實的手,向列國的猶太人招手,將他們帶回祢起誓應許給他們的土地。在烏俄戰爭接近尾聲的近期,懇求主繼續將該地區的猶太長兄們帶回以色列,在以色列牧養與栽植他們,使他們經歷並認識祢是慈愛又良善的天父,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