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與巴勒斯坦人(上)

MEMBERS OF THE SAMARITAN COMMUNITY TAKE PART IN THE TRADITIONAL PILGRIMAGE MARKING THE HOLIDAY OF SUKKOT OR FEAST OF TABERNACLES ATOP MOUNT GERIZIM,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WEST BANK CITY OF NABLUS OCTOBER 8, 2014. THE SAMARITANS, WHO TRACE THEIR ROOTS TO THE NORTHERN KINGDOM OF ISRAEL IN WHAT IS NOW THE NORTHERN WEST BANK, OBSERVE RELIGIOUS PRACTICES SIMILAR TO THOSE OF JUDAISM. REUTERS/ABED OMAR QUSINI (WEST BANK - TAGS: RELIGION SOCIETY)

耶穌與巴勒斯坦人(上)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5/01/10

從耶穌對待撒瑪利亞人的方式來學習。

數十年來,福音派基督徒對以色列的支持彷彿堅如磐石,然而在現今,西方教會的許多年輕基督徒對於「是否要和父母親一樣無條件支持以色列」感到猶豫不決。比起在以色列面臨戰爭時表達聲援或為他們禱告得勝,巴勒斯坦人民受苦的故事更吸引福音派年輕基督徒的同情。

年輕基督徒似乎更傾向於為「受壓迫」的巴勒斯坦人爭取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而不是受預言驅動來支持復國的猶太國家。許多年輕基督徒站在巴勒斯坦人那邊,是因為認為他們是弱勢,但無論如何,在福音書中關於記載耶穌的篇幅,似乎鮮少聽見耶穌提及與目前情況有關的事,因此,對於比前幾代人更少閱讀舊約的年輕基督徒而言,他們認為新約對末世時的以色列復興表達「沉默」,這使他們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的看法有極大的差異。現在的年輕基督徒只會問:「那麼耶穌會怎麼做?

換言之,他們想知道耶穌會基於對希伯來先祖和先知的應許,承認以色列的民族呼召嗎?耶穌會承認以色列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存權利嗎?還是耶穌會站在弱小且受壓迫的巴勒斯坦民族這裡呢?

回答上述問題的有力指南,就是查看耶穌在他的時代中,是如何對待居住在以色列的主要弱勢族群。正如我們將會看見的,耶穌時代的撒瑪利亞人和現今的巴勒斯坦人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那麼「撒瑪利亞人」是誰?以及耶穌又是如何對待他們呢?

用來取代的人民

聖經第一次提及撒瑪利亞人,是記載在列王紀下第17章22-41節,這裡介紹了他們的歷史背景。這段經文講述以色列北國於西元前722年「從本地被擄去」(第23節)並流放至亞述,而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Sargon II)遵循當時征服其他國家的方法,他用來自帝國其他地區的人民取代被驅逐的以色列人,於是「亞述王從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遷移人來,安置在撒瑪利亞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他們就得了撒瑪利亞,住在其中。」(第24節)。

這些新移民之後被稱為「撒瑪利亞人」,開始與留在這片土地上的部份以色列餘民混居,並很快地採用一些猶太人的宗教習俗。除了他們自己的神和傳統外,撒瑪利亞人還敬拜與「敬畏」以色列的神。

接著在西元前586年至582年,南部的猶大王國也被巴比倫帝國流放,猶太人二度被連根拔起,而這讓撒瑪利亞人有更大的空間來擴展和鞏固其在以色列土地上的生存。

抵抗重建

約70年後,猶太人開始返回故土,並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城,而撒瑪利亞社群是最強烈反對猶太人重建的群體,他們在宗教和政治上抵制猶太人修復聖殿與聖城的行為(詳見以斯拉記第4章與尼希米記4:1-3)。儘管如此,耶路撒冷成和聖殿仍被重建完成,猶太人再次回到應許的家園生活,因為主與他們同在(哈該書1:13)。

然而,撒瑪利亞人依舊持續反對猶太人回歸,並發展自身對立於猶太人的文化和民族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撒瑪利亞人甚至衍生出自己的偽猶太信仰,他們拒絕先知書和《塔納赫》的其他經卷,只認同《摩西五經》的約束力。基於這個原因,他們拒絕大衛的子孫「應許的彌賽亞」將復興以色列王國的想法。相反地,他們所期待的彌賽亞是「像摩西一樣的先知」,正如申命記所預言的那樣,他將帶來道德和靈性上的復興,但並非民族的復興。

緊繃的關係

至耶穌的時代,撒瑪利亞人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700多年。他們發展出自己對該地區歷史的敘述,並認為自己是真正的以色列人和這片土地的合法繼承者,並聲稱自己是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後裔。撒瑪利亞人認為耶路撒冷聖殿是叛教者的聖地,若在此敬拜是對神的褻瀆。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撒瑪利亞人在他們的聖山基利心山(Mt. Gerizim,即聖經中提及俯瞰示劍與當年猶太人宣讀「祝福」的山)上建造另一座聖殿。

同時,猶太人不承認撒瑪利亞人是他們的人民,也不允許撒瑪利亞人進入耶路撒冷聖殿。然而當耶穌還是孩子的時候(約西元6至9年),撒瑪利亞人在逾越節期間強行進入聖殿,並將骨頭扔進聖所以褻瀆聖殿。事實上,幾個世紀以來,兩個民族間的關係充滿緊張和蔑視。西元前200年的猶太著作中甚至將撒瑪利亞人稱作「愚蠢的民族」。

因此在耶穌時代,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都拒絕來往(約翰福音4:9)。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猶太人容易受到撒瑪利亞人的騷擾(路加福音9:51-55)。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Josephus)記述,西元52年時,撒瑪利亞人甚至屠殺一群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猶太人。對猶太人而言,稱呼某人為「撒瑪利亞人」被認為是一種侮辱(約翰福音8:48),連耶穌的門徒也不喜歡他們,並且曾急於要吩咐火降在他們(撒瑪利亞人)的頭上(路加福音9:54)。

耶穌跨越了界限

在這種具敵意又複雜關係中,耶穌向撒瑪利亞人展現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不同態度。福音書記載耶穌治癒了他們(路加福音17:16)並向撒馬利亞個人和群體伸出援手(約翰福音第4章)。事實上,耶穌很少像在雅各井邊對撒瑪利亞婦人分享那樣,耶穌向她分享關於敬拜、他的彌賽亞身份以及神的靈等如此深刻的教導。甚至這次的對談最終引起整個村莊的復興,正是在那裡,耶穌談到莊稼已經發白(熟),可以收割了(約翰福音4:35)。

還有關於「好撒瑪利亞人」的傳奇寓言(路加福音10:30-37),當耶穌將撒瑪利亞人(而不是猶太祭司)描述為需要幫助之人的好鄰舍時,顯然冒犯到猶太聽眾。

耶穌不讓自己捲入當時的負面刻板印象中,當他的門徒因為撒瑪利亞村莊不允許他們路過,而想要吩咐火來燒毀該村莊時,耶穌嚴厲地斥責他們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加福音9:55-56)

由此可知,耶穌沒有將撒瑪利亞人視為敵人,而是以憐憫與愛向他們伸出援手。耶穌醫治他們、照顧他們、用他們作為猶太弟兄的榜樣,甚至也將他們視為收割的一部份。

精彩文章尚未完結,敬請期待下集!

 

 

 

 

文章來源:ICEJ總裁 猶根.布勒(Jürgen Bühler)博士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路加福音9:56
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約翰福音4:39-41
那城裡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他便在那裡住了兩天。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謝謝祢滿有憐憫與恩慈,祢的愛和等長闊高深,且這愛是人所不能測透的。謝謝主作為我們的榜樣,讓我們看見祢顧念、醫治又服事當時被排斥且弱勢的撒瑪利亞群體,求主賜給我們和祢一樣的心,成為光和鹽,以傳遞祢的福音在眾民當中,然而同時也求主讓我們回到聖經的根基裡,認識和明白祢對以色列的神聖呼召與應許,使我們在現今世代中,堅定活出基督的真理且不失去愛心,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

 


 

認識台灣ICEJ

社團法人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簡稱 台灣ICEJ),是ICEJ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全球第一個華人分部,於2012年正式在台灣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其前身為台灣辦事處,於2004年起致力於連結華人眾教會,並分享以色列異象,以禱告和奉獻支持祝福以色列; 每年以奉獻支持關懷猶太人的回歸及慈惠事工、並帶領華人團體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且每週傳遞以色列當地時事現況及代禱消息給眾教會。更多認識我們或希望收到每週消息,請來信。

E-mail:icej.taiwan@icej.org.tw

官網:http://icej.org.tw

 

Line@:台灣ICEJ

 

 

FB:ICEJ Taiwan 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