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南方蒂姆納曠野帳幕的複製品。(Dreamstime.com)

聖經教導—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示錄21:3

 

以色列南方蒂姆納曠野帳幕的複製品。(Dreamstime.com)

 

在今年的住棚節上,我們再次聽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人的聲音,無論他們在哪裡加入我們,他們都感覺到上帝真實的存在。奇蹟、人際關係的癒合、祈禱的回應,都發生在觀看我們的特會時候。這是又一次奇妙的見證,因為眾聖徒無法親自到耶路撒冷加入我們,這是我們第二次線上的住棚節慶典。儘管有封鎖和旅行限制,但上帝並沒有被封鎖,他也沒有被限制。無論人們在什麼地方加入我們的住棚節特會,上帝親自與他們同在,在他們的家中一起觀看聚會。上帝確實與他在世界各地的子民同住。

「與他的百姓同住的神」這一主題深深地貫穿於上帝的話語之中,它也彰顯在許多關於住棚節的屬靈真理。

我在世界各地收到的一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什麼是第三座聖殿?」當然,有一些預言性的說法指向未來的聖殿。但縱觀歷史,人們對聖殿的概念似乎比上帝更關注和激動。上帝更喜歡的居所總是那簡單的、如帳篷一樣的建造,而不是一座華麗的石頭建築。

從一開始,上帝就指示以色列人為他建造一頂帳篷來居住,而不是建造一座殿宇。這並不是因為以色列不知道其他形式的居所。相反,亞伯拉罕來自迦勒底吾珥最早的文明之一,那裡為他們的神明建造了巨大的石頭建築。最著名的是吾珥的塔廟,是一座人造的「神山」,用來崇拜月亮之神。當以色列人居住在埃及時,他們不僅看到了宏大的吉薩金字塔,也看到了全地充滿了大型廟宇,供奉著埃及人崇拜的各樣神明——有些廟宇甚至保存到今天。

耶和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吩咐摩西為他建造居所,但這居所與這些高大的敬拜碑石毫無相似之處。相反的,它是簡單可移動的帳篷結構。這要求不僅是為了移動的需要,而是摩西告訴他的人民要建造他在天堂看到的東西。他在那裡看見神的帳幕(出埃及記25:9,40)。從那時起,這個天堂的真實就從未改變過。在聖經接近尾聲時,使徒約翰寫道:「此後,我看見在天上那存法櫃的殿開了。」(啟示錄15:5)。

第一個想為獨一真神建造聖殿的人是大衛王。他想建造一個像樣的敬拜上帝的處所,是出於他想充分敬拜他深愛的上帝的願望。大衛內心不安於自己住在耶路撒冷一座美麗的王宮裡,而世界的創造者只住在一頂簡單的帳篷裡:「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宮中;神的約櫃反在幔子裡。」(撒母耳記下7:2)先知拿單立即響應了大衛王為上帝建造殿宇的願望,鼓勵他做他心中想做的事。我相信我們都會對這樣的計劃感到高興。

但是當天夜裡,上帝責備拿單:「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常在會幕和帳幕中行走。」(撒母耳記下7:6)地上的殿宇從來就不是上帝想要的,而他的願望總是更多地與他的子民同住在帳幕裡。神的同在總是在行走中,或隨時準備行走。這正是摩西極力祈求的,就是上帝與以色列同去。這行走的同在是以色列的指路明燈,也是神的子民與萬民分別開來的特別標誌(出埃及記33:16)。

上帝確實揀選了耶路撒冷作為一個特殊、永遠居住的地方。無數人向我證明,他們如何在耶路撒冷,特別是在西牆經歷了上帝的獨特存在。我的一些朋友在那裡被呼召進入新的事工;生命在這個獨特的地方被改變。上帝准許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為他建造殿宇,並應許他的眼目永遠看顧這殿。但是,也許上帝了解人的心思,並預見到人類會受到太多的誘惑,以至於將他的同在減少到只在耶路撒冷的這一個地方。

 

部分重建的吾珥塔廟的正面和樓梯,最初建於4000年前。(Getty Images)

 

以賽亞可能比任何其他希伯來先知都更明白,上帝特別的同在永遠不會局限於一座建築:「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裏是我安息的地方呢?」(以賽亞書66:1)他知道將上帝局限在一座建築物中是不可能的。正是這種想法也將以色列的上帝與所有其他國家的神廟和神殿分別出來。以色列的神是天地的創造者。他不能被局限於一個固定的禮拜場所,他無所不在。他可以在任何地方和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被遇見。理查德.沃爾布萊德(Richard Wurbrand)是在羅馬尼亞共產主義時期為教會受迫害的英雄,因信仰耶穌而被監禁多年並遭受嚴刑拷打。但他說,他在牢房裡經歷到上帝的榮耀和耶穌大能同在,比他曾經和以後到過的任何教堂都要強烈。

使徒保羅在雅典向當時的哲學家和學者宣佈:「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使徒行傳17:24-25)

的確,一個帳幕或一頂帳篷,更不能容納這位無止境的又全能的上帝,但帳篷更多地代表了上帝的本質和性情:他總是在行動中。這使我們想起耶穌對尼哥底母所說的話:「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裡來,往哪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約翰福音3:8)這表明我們的神活潑和行動的一面,他的子民也是如此。

新冠病毒時代提醒了我們這一點。在過去一年或更長的時間裡,我們許多的教堂仍然空無一人。在耶路撒冷,我們每年舉行特會的Pais體育館在住棚節期間一直空蕩蕩的。在很多方面,我們希望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聖徒再次來到耶路撒冷。但是上帝另有計劃。與此同時,我們聽到了很多見證,說今年當人們觀看我們的特會節目時,上帝是如何用他的同在充滿了他們的客廳和他們聚集的場所。

在最近幾天和一個國際福音派領袖團隊會面時,他們都說新冠時期意味著事工重新校準。神在提醒我們一個被遺忘的真理,就是他希望與他的子民同住,不僅僅是在耶路撒冷的大廳裡,或是在大型教堂建築裡,或是在大規模運動中,也是在任何兩三個人奉他的名聚集的地方,都能感受到他內住的榮耀。

當以西結看到以色列被恢復的未來時,他宣告恢復的高潮就是上帝的會幕(mishkan),即他的帳幕或他的居所在他子民當中(以西結書37:26-28)。同樣,當使徒約翰看見「新天新地」時,就聽見從天上有驚喜的呼喊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示錄21:3)。上帝為人類預備的未來不是我們居住在天堂的處所,一座榮耀的殿宇,而是,上帝下來到一個新天和新地與人類同住。

上帝與人同住並不是表現在華麗的外在,而是表現在內裡的正直。當上帝問以賽亞,人類將為他建造的這座房子在哪裡時,上帝給出了令人驚訝的答案。「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以賽亞書66:2;另見以賽亞書57:15)

這意味著人的心靈中有某些品質吸引了上帝的同在和關注:在他面前謙卑,對他的話語極度尊重。這呼應了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宣揚的內在心靈:虛心的人(靈裡貧窮的)、哀慟的人、溫柔的人、憐憫人的人,和清心的人。耶穌稱他們為「有福的」,因為上帝關注他們,並願意與這樣的人同住。

 

吉薩金字塔可以追溯到亞伯拉罕時代。(Getty Images)

 

住棚節是上帝提醒以色列人記念他們在曠野住帳篷的日子。以色列人到了應許之地,神就吩咐說:「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裏。…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未記23:42-43)

這節期也提醒了我們,人生原本是稍縱即逝。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二封信中提到了這一點。「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哥林多後書5:1-2)。

在這裡,保羅把我們自己的身體稱為一間帳幕,一間棚舍。他的意思是說,我們地上的身體只是暫時的形式,總有一天會被一個更偉大的居所取代。他也承認,在我們肉身這個帳篷裡,我們有時會嘆息。儘管我們被造得奇妙(詩篇139:14),這些身體仍然脆弱,常常軟弱,甚至傾向於犯罪。這就是為什麼保羅絕望地喊道:「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馬書7:24)

但令人驚訝的事實是,我們肉體這非常脆弱的帳幕可以成為上帝的居所,成為聖靈的殿。耶穌在耶路撒冷守住棚節的時候,他做出了一項宣告,這無疑提醒了許多人《以西結書》47章中所看到的未來聖殿。這位先知看到未來的聖殿變成了生命的活水和醫治的活水。耶穌說:「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福音7:38)因此,對耶路撒冷未來聖殿的希望在此時此地就可以成為你們的現實。

這是一個多麼奇妙的事實,作為基督徒,我們能夠成為上帝榮耀和同在內住的居所,不僅如此,它還將成為,為我們四圍的人預備的「上帝的聖所」,與我們相遇的人可以遇見住在我們裡面的那位主。正如摩西祈禱的那樣,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跟隨著我們同在,把我們與所處的世界分別出來,使我們成為黑暗中閃耀的光。

但我們有責任培養這種神同在的彰顯,使聖靈感覺到被歡迎,且在我們生活中如在家中般自在。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身體能夠成為特別的居所,或者上帝內住的地方,只有當他成為我們生活的主人時,他才會感到與我們同住如在家中般的自在。作為房子的主人,他希望我們給他在我們生命中移動傢俱的權利。因此,他的同在將影響我們的習慣、日常活動,甚至我們隱秘的野心。他不會接受被限制在我們生活的一間房裡或者一個部分中。他想填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方面。如果我們這樣做,偉大的事情就會發生!我們周圍的人將受到影響,因為生命活水會從我們生活的聖殿中湧流出來。

最後,在耶路撒冷,我們都渴望看到您們每一位回到耶路撒冷城。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讓您們在下一個住棚節回到我們這裡,在耶路撒冷和我們一起慶祝,並和各位一起體驗,上帝將如何在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裡與他的子民同住。在那之前,我祈禱無論我們住在哪裡,我們都能經歷到他大能的同在。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


新聞出處:ICEJ
新聞日期:11-12月專文
翻譯|Christine
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

 


 

認識台灣ICEJ

社團法人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簡稱 台灣ICEJ),是ICEJ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全球第一個華人分部,於2012年正式在台灣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其前身為台灣辦事處,於2004年起致力於連結華人眾教會,並分享以色列異象,以禱告和奉獻支持祝福以色列; 每年以奉獻支持關懷猶太人的回歸及慈惠事工、並帶領華人團體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且每週傳遞以色列當地時事現況及代禱消息給眾教會。更多認識我們或希望收到每週消息,請來信。

E-mail:[email protected]

官網:https://icej.org.tw

 

Line@:台灣ICEJ

 

 

FB:ICEJ Taiwan 華語

 

 

微信:ICEJ圣城资讯网

 

 

IG:icej.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