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日這一天要預備婚宴的禮服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因為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希伯來書7:26-27)

贖罪日(Yom Kippur/Day of Atonement)是猶太曆最神聖的一天,世界各地大多數猶太人都非常看重這個日子。因為這一天代表以色列全會眾站在上帝面前,交代自己是否過著道德生活,接著等候祂審判的日子。最近的研究顯示,絕大多數(超過85%)的以色列猶太人都會在這一天禁食。街上空無一人,電視和收音機都靜默無聲,每個人都穿上白色衣服。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國家,每年都帶著敬畏的心慶祝這樣嚴肅的日子。

贖罪日(Yom Kippur)這個名字也有「遮蓋日」(Day of Covering) 的意思-是指古代猶太聖殿中至聖所內遮蓋約櫃的施恩座 (Kapporeth)。大祭司必須將祭牲山羊的血彈在這個施恩座上,來為以色列民贖罪。因此,「Kippur」這個字有贖罪、淨化或遮蓋之意。這個字來自於希伯來文的字根「Kaphar」,這個字首次出現在聖經的創世記第7章,與用來將諾亞方舟密封的松香有關。這種防水密封塗料拯救了諾亞和他家人的性命。因此,能使我們的罪得蒙救贖或獲得遮蓋就非常重要。(也有人指出是出於創世記6:14)

 

 

在利未記第23章,上帝特別選出贖罪日這一天,要猶太人「刻苦己心」(利未記23:26-32)。這就表示我們應該謙卑,而且自我降卑,讓個人意志降服下來,承認自己的過犯,並祈求赦免。

同時,利未記第16章描述贖罪日大祭司在聖殿裡的特殊職份。以色列大祭司每年只有在這一天才可以經過幔子,進入至聖所。而且要進去兩次;一次是為自己贖罪,一次是為百姓贖罪。他第一次進去是要接受測試,看他或本家是否犯罪,如果他從幔子內再次出現,就是好的預兆。接著他可以再進去第二次,藉著彈血為百姓贖罪。大祭司的職責包括「香爐」要放上香,免得他死亡,接著在施恩座上彈血七次。

為何要用這種方式試驗大祭司?第一位大祭司亞倫鑄造金牛犢,而他的兒子獻凡火。但因著上帝的憐憫,他才能夠成為大祭司。因此他需要再次證明,自己是認真看待這個重要職份。

在這點上,值得注意的是,摩西已經為大祭司在贖罪日的職份立下楷模。摩西兩度上山,每次上山四十天,並站在主面前領受律法。第一次上山(出埃及記24-31),他通過考驗,但百姓卻悖逆。出埃及記第32章到第34章,摩西再次上山為百姓贖罪(代求),這次他又停留了40天,百姓卻耐心等候,而且他帶下第二套法版。但他的臉在主的同在中發光,卻讓百姓感到害怕,因此摩西用帕子蒙著臉。現在猶太傳統認為,他是在以祿月第一天上山,並在提斯利月十日(也就是贖罪日)帶著法版下山。

 

新約中的贖罪日

新約中有許多引用贖罪日的出處和典故。例如,在啟示錄第6章、第8章和第11章,我們會發現對大祭司在贖罪日職份的圖象化描述,例如在香爐放上香,以及在聖所上方出現約櫃。新約中也有幾處經文提到「生命冊」(Book of Life)—就是基於贖罪日的傳統。

當然,希伯來書對贖罪日有最詳盡的描述。贖罪日被視為摩西之約(Mosaic Covenant)的核心,每年提醒人們關於罪的問題。但希伯來書描述這個新約(New Covenant)是建立在更美好的應許上,因為是透過絕佳中保賜下的新約。在這裡,耶穌不只被比作亞倫祭司,也被比作摩西,如同西奈之約的中保。

每次盟約都要經歷死亡,這表示某人或動物要犧牲才算完成此約。如同摩西律法下的大祭司在贖罪日接受考驗,耶穌首先也經歷過受苦和死亡的考驗,讓他得以成為我們永恆的大祭司和萬主之主(以弗所書2:5-11;希伯來書4:15)。確實因為他的順服,使他在經歷一切苦難後得以完全(路加福音13:32;希伯來書7:28)。然後他—復活—再次現身,由於他沒有犯罪,因此能夠成為所有人的審判者(使徒行傳2:22-33、17:30-32)。當他將自己的血灑在天上的施恩座時,就已為那些相信他犧牲大愛之人的罪,成就了永遠的救贖(希伯來書7:27)。

希伯來書5:7-11確信耶穌……「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

在這裡,同樣需要指出的聖經真理是,耶穌的寶血在天上代替我們說話,因為他在那裡將自己的血灑在施恩座上(希伯來書9:23-24, 12:24)。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耶穌受試驗和逾越節受死之間的關聯,接著當他升上天,到父那裡去,他代替所有信靠他的人,將自己的血灑在天上聖所的約櫃上,進一步實現贖罪日預表的祭司角色。不過,贖罪日還有更深的先知性意義,尤其與耶穌再來(Second Coming of Jesus)有關。這一點也在新約聖經中獲得證明,如同在婚宴比喻中所看到的。

 

婚宴的比喻

耶穌所說的婚宴比喻出現在馬太福音22:1-14,平行經文是路加福音14:7-24中豐盛筵席的比喻。在第二聖殿(Second Temple)時期,婚禮是非常神聖而且歡樂的活動。宴席和歡樂氣氛甚至會維持一個禮拜或是更長時間,分享這個時刻的歡樂被視為一項美德(Mitzva)。當耶穌講述這個比喻時,他的聽眾能理解他所描繪的畫面,因為這種傳統婚禮是猶太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在馬太福音第22章讀到,某位國王為兒子安排一場婚禮,並邀請經常名單上的貴族和精英參加,但由於他們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甚至有人將國王的臣僕殺害了。於是,他派了更多僕人去到大馬路上和圍籬邊-無論善惡都邀請他們來參加婚宴。路加福音14:15-24中描述一場豐盛的筵席,推測應該是婚宴;因為路加福14:7-14的前幾節,耶穌提醒我們,在婚宴中要坐在低下的位子,免得有人將你從前排的位子擠掉。所以這些都是非常類似的比喻。

現在馬太福音提到,最初受邀的賓客都太忙於事業和家庭,而路加福音說道,這些大人物全都為自己為何不能參加宴席找藉口。但在馬太福音第22章出現另外的場景;就在婚禮開始前,國王進到休息室檢視所有賓客,發現一名男子沒有穿著婚宴禮服。國王和他對質,但那人沉默不語,不做任何辯解。接著國王下令將他綑綁,扔到外頭黑暗中。

檢視婚宴禮服的這一刻很具有意義!因為秋天節日—包括猶太新年 (Rosh Hashana)、贖罪日和住棚節(Feast of Tabernacles),全都集中在一起,這些節日都是耶穌再來的預兆!也是對耶穌加冕為王(Coronation of Jesus as King)和羔羊婚筵(Feast of the Lamb)發出先知性預言。

婚宴的比喻假設聽眾都熟悉古代東方的婚禮習俗,就是主人會為受邀參加豪華筵席的賓客預備禮服。在古代,君王和富豪的衣櫃裡都是花俏別緻的禮服(現代稱為「長衫(Caftan)」),作為他們財富和榮耀的象徵。在聖經出現的例子有:

創世紀45:22-約瑟給所有哥哥各一套衣服,卻給便雅憫三套衣服。

士師記14:12-參孫為猜出謎語的人提供三十件細麻內衣和三十套更換的衣服。」

列王記下5:22-乃縵答應為以利沙準備十套衣裳,加上金子和銀子。

列王記下10:22-以色列王耶戶從掌管服裝的人手中為巴力廟裡的人提供袍子。

以斯帖記6:8和8:15-哈曼說:將王袍給他穿上/末底改穿上王宮朝服。

即使是今天,在非常高級的鄉村俱樂部和餐廳,對服裝都有類似嚴格的規定,如果穿著不得體的客人想要入場,小型更衣室內就會提供他們合適的晚宴外套和其他服裝。

在耶穌的比喻裡,如果有人拒穿君王免費提供賓客的禮服,就是對王大不敬。如果那人被抓到自己穿著舊衣,就會被強行驅離該慶祝場所,這才知道他所做的是冒犯的行為。

這是耶穌教導自以為義有缺失的方式。從一開始,上帝就為我們的罪提供「遮蓋」。亞當和夏娃嘗試用無花果樹葉遮掩自己的赤身露體與羞恥,但上帝用動物毛皮替代這些葉子,代表動物犧牲生命(創世記3:7, 21)。我們堅持遮掩自己的羞恥,就像穿上「污穢的衣服」(以賽亞書64:6)。在啟示錄中,我們看到天上的人都穿上「白袍」(啟示錄7:9),我們知道袍子之所以潔白,因為是被羔羊的寶血所洗淨(第14節)。我們相信上帝的公義,而不是靠自己的義(腓立比書3:9)。另外,上帝形容真正的教會是「毫無玷污或皺紋」(以弗所書5:27)。

最後,在啟示錄19:6-9中,群眾聚集是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

正如君王為賓客預備婚宴禮服一樣,上帝也為人類預備救恩。我們的婚宴禮服是基督的義,除非我們得著救恩,否則就無法參加他愛子的婚宴。

偉大的佈道家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在評論婚宴的比喻時,恰當地指出,君王為賓客預備長袍是東方的習俗。這些婚宴禮服是恩典的象徵,白白給予,也白白領受。穿著禮服是代表對君王和這位新郎兒子的尊重。那這人為何會說不出話來?找藉口是最輕而易舉的方式。但在比喻中,這人卻無話可說。他本可輕鬆穿上國王所預備飄逸又美麗的長袍,但他根本不在乎。他代表某種象徵,意在警告我們所有人,應該如何做好準備,等候出現在上帝面前。

在猶太新年,我們就要站在主面前,讓羊角聲喚醒我們的靈魂,進入充滿敬畏與反省的時刻。在贖罪日,無論上帝是否會發現我們赤身露體和羞愧,或者是否配得他的恩典,上帝都已作出判決。如果你資格符合,現在就可以為你得救贖歡呼慶賀,並加入這場住棚節的婚宴!

我們發現自己正處在婚宴前的準備階段。這個贖罪日,讓我們確定自己穿上神藉著耶穌這位大祭司為我們預備的公義袍,他的寶血也已灑在天上的施恩座上。

 

 

新聞出處:ICEJ
作者:大衛.帕森斯,ICEJ副總裁兼資深發言人
新聞日期:2021/09/10
翻譯|
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利未記23:26-32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你們要守為聖會,並要刻苦己心,也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當這日,什麼工都不可做;因為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贖罪。當這日,凡不刻苦己心的,必從民中剪除。凡這日做什麼工的,我必將他從民中除滅。你們什麼工都不可做。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要守這日為聖安息日,並要刻苦己心。從這月初九日晚上到次日晚上,要守為安息日。

啟示錄19:6-9
我聽見好像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赴羔羊婚筵的有福了 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對我說:「這是神真實的話。」

 

禱告方向:
在猶太新年,我們就要站在主面前,讓羊角聲喚醒我們的靈魂,進入充滿敬畏與反省的時刻。在贖罪日,無論上帝是否會發現我們赤身露體和羞愧,或者是否配得他的恩典,上帝都已作出判決。如果你資格符合,現在就可以為你得救贖歡呼慶賀,並加入這場住棚節的婚宴!我們發現自己正處在婚宴前的準備階段。這個贖罪日,讓我們確定自己穿上神藉著耶穌這位大祭司為我們預備的公義袍,他的寶血也已灑在天上的施恩座上。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icej.taiwan@icej.org.tw,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

 


 

認識台灣ICEJ

社團法人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簡稱 台灣ICEJ),是ICEJ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全球第一個華人分部,於2012年正式在台灣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其前身為台灣辦事處,於2004年起致力於連結華人眾教會,並分享以色列異象,以禱告和奉獻支持祝福以色列; 每年以奉獻支持關懷猶太人的回歸及慈惠事工、並帶領華人團體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且每週傳遞以色列當地時事現況及代禱消息給眾教會。更多認識我們或希望收到每週消息,請來信。

E-mail:icej.taiwan@icej.org.tw

官網:http://icej.org.tw

 

Line@:台灣ICEJ

 

 

FB:ICEJ Taiwan 華語

 

 

微信:ICEJ圣城资讯网

 

 

IG:icej.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