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記憶和阿利亞

奇蹟、記憶和阿利亞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色列復國75年的如同奇蹟般,這一切都得來不易,今年慶祝以色列獨立建國75週年,這是重大的里程碑。事實上這75年充滿奇蹟。

我任職於以色列猶太人事務局(The Jewish Agency for Israel),這是當時促成以色列建國的機構。我常常反思我們是多麼有幸活在這樣的時代。這個時代可以用三個核心概念來定義,即奇蹟、記憶和阿利亞回歸。

以色列經歷了兩千年流亡,以及面臨旨在消滅所有猶太人的猶太大屠殺後,僅三年就立國,這顯然是極大的奇蹟。當先知以賽亞說:「國豈能一日而生?」世界各地很多人會回:「是的,可以。」但事實是,創造和神蹟是神的工,但辛勤勞動是人的責任,於是神使男人女人辛勤做工。而看起來以色列猶太人事務局承擔了這項艱鉅的任務,從戴維.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戈爾達.梅爾(Golda Meir)及哈姆.魏茲曼教授(Haim Weitzman)等領袖,一直到在泥濘或沙漠地區的工作人員,以及那些在內蓋夫建造第一個社區並為非法阿利亞回歸購買船隻的人們,他們從1929年起就為錫安辛勤做工。

而他們辛勤工作的焦點和使命,就是為了阿利亞。

「阿利亞」(Aliyah)是很美的一個字,它既是名詞也是動詞,有兩種意思,一個是「登上」,另一個是為「要更接近神」。這詞既古老又具有現代感,直到今天它仍代表的是因著過往記憶,而憑著信心所做的行動。

這是我們人民從聖殿時代流傳下來的記憶,透過好幾世紀的禱告、哀悼和渴望,而以色列奇蹟地復國了。現在,不論是實體回歸或精神上的回歸到這塊土地都是可能的。在好幾世紀流亡中,維繫著猶太人民的記憶,包括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家園與神對我們的應許,終於在兩千年的流散後,得以透過阿利亞回歸的行動中體現出來。

當我們思考阿利亞回歸的任務時,我們知道存在許多挑戰。在以色列復國的前兩年,有超過50萬名猶太人回歸以色列,以致於國家人口成長了兩倍。在那些年裡,最基本的挑戰是度過戰爭,以及為新移民提供食物、衣物和住所。我的祖父母來自伊朗,在擁有自己的家之前,先是在帳棚住了一年,又在簡陋的木屋暫居兩年。如今,烏克蘭的戰爭仍在繼續,我們的人民還在等待救援。所以,當我們想到復國之初,超過350萬猶太人,說著40多種語言,從100多個國家回到自己的故土時,這不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嗎?然而,聖經中的先知以賽亞清楚地告訴我們不要懼怕:

「不要害怕,因我與你同在。我必領你的後裔從東方來,又從西方招聚你。我要對北方說『交出來!』,對南方說『不要拘留!』,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將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以賽亞書43:5-6)

的確在這個時候,我們都需要勇氣。烏克蘭戰爭不只是漣漪般地影響週遭環境,而是如海嘯般地衝擊那一地區,使2022年的阿利亞回歸人數達到約74,915人。這是22年來的最高紀錄!對每一個進行阿利亞回歸的人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們需要關愛、鼓勵和保證他們可以在以色列建立新生活的幫助,使自己成為以色列的一份子。

在這些時候,是什麼使我們有勇氣去行動?是什麼堅固了我們的信心?就是在痛苦和患難中經歷奇蹟的記憶。

記憶是關鍵,甚至是猶太教裡最核心的誡命。我們被吩咐要紀念出埃及和離開為奴的日子、安息日、試煉與苦難,不只是要紀念,更是要傳承給兒女、我們的社群及全世界。

為什麼我們被吩咐要紀念這些事?是因為要我們害怕恐懼嗎?還是為了報復?或是為了保持警醒?不,是為了使我們有信心、使我們被激勵,以及使我們明白現今的任務是什麼與要扮演什麼角色?所以當我們見證奇蹟,同時也遭遇著苦難,但我們不因此灰心失望。相反地,我們被激勵,清楚明白我們的任務是要將記憶轉化為行動。就像我們在建立以色列國時所做的那樣,與神蹟並肩的是辛勤做工。透過記憶和信仰,我們成為付諸行動的人,投身於阿利亞回歸的行動中。

烏克蘭戰爭過去這一年中,我們見證許多災難、奇蹟、記憶與阿利亞的故事。莉塔是一名84歲的猶太大屠殺倖存婦女,她孤單、十分煩惱又恐懼地去到波蘭。我們在幾千名的難民中找到她,並帶著她和女兒、孫女和曾孫回到在以色列家人們身邊。因著忠心且無私奉獻的志工們的幫助,我們實現了這一切,而其中許多志工是基督徒,他們和我們一起,因為他們也相信奇蹟、記憶和阿利亞。

隨著戰爭持續,我們需要奇蹟、需要堅定我們的信仰、需要展示記憶並為阿利亞回歸採取行動。同時,我們與那些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烏克蘭的人站在一起,與他們一起紀念安息日,並點燃光明和信心的蠟燭。

讓我們絕不把「以色列是一個國家」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今年我們要慶祝以色列復國75週年,身為基督徒和猶太人,我們可以一同紀念以色列立國的基礎「猶太人事務局」,這是由以色列偉大的領袖戴維.本-古里安所確立的。作為以色列猶太人事務局的局長,本-古里安將事務局總部設在耶路撒冷市中心,他帶領著錫安主義者一起為著建立以色列國而奮鬥。作為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理,他確立了我們必須不斷努力追求錫安主義為最終極的理想。這理想與先知們的異象也清楚表述於以色列的獨立宣言中:

「以色列國將向散居世界各國的猶太人敞開移居的大門,將全力促進國家的發展以造福所有的居民。以色列國將按照以色列先知所憧憬的自由、正義與和平原則作為立國基礎,將保證全體公民,不分宗教、信仰、種族和性別,享有最充分的社會和政治平等權,將保證宗教、信仰、語言、教育和文化的自由,將保證保護所有宗教的聖地,並將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各項原則。」

如今,作為基督徒和猶太人,我們可以從中同受啟發,肯定我們對以色列的承諾,並在以色列建國75年之際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也正是這些價值成為以色列的復國根基。我們珍視阿利亞回歸的歷史使命,將新移民與以色列社會聯繫起來,以促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讓我們同心、一起見證奇蹟、保護流傳下來的記憶,並為阿利亞回歸付出行動。

為猶太人回歸奉獻

 

文章來源:猶太人事務局 丹妮爾.莫爾(Danielle Mor)
文章日期:2023/06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以賽亞書43:5-6
不要害怕,因我與你同在;我必領你的後裔從東方來,又從西方招聚你。我要對北方說,交出來!對南方說,不要拘留!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將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

詩篇77:14
你是行奇事的神;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感謝祢不斷施展祢的神蹟奇事在以色列身上,使以色列經歷祢的愛和憐憫,即便經過兩千年的流散與大屠殺的迫害,但祢從未撇棄與遺忘祢的百姓,願祢繼續從列國中召回祢的長子,使猶太人得以安居在以色列,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

 


 

認識台灣ICEJ

社團法人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簡稱 台灣ICEJ),是ICEJ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全球第一個華人分部,於2012年正式在台灣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其前身為台灣辦事處,於2004年起致力於連結華人眾教會,並分享以色列異象,以禱告和奉獻支持祝福以色列; 每年以奉獻支持關懷猶太人的回歸及慈惠事工、並帶領華人團體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且每週傳遞以色列當地時事現況及代禱消息給眾教會。更多認識我們或希望收到每週消息,請來信。

E-mail:[email protected]

官網:https://icej.org.tw

 

Line@:台灣ICEJ

 

 

FB:ICEJ Taiwan 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