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亞專題:回歸浪潮史(三)

阿利亞專題:回歸浪潮史(三)

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著作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4/03/01

1951年,來自伊拉克的猶太移民離開羅德機場前往「臨時營地」(ma’abarot)。(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以斯拉和尼希米行動」-伊拉克猶太人的回歸(1950-1951)

「以斯拉和尼希米行動」是以色列國和猶太人歷史上的關鍵事件。這次行動以帶領猶太人從巴比倫流放地返回的猶太領袖命名,在1950年至1951年伊拉克猶太人大規模移民以色列時發揮重要作用。在此期間,大約12至13萬名伊拉克猶太人回歸以色列,這一系列回歸開始於秘密飛行行動,最終則以公開航班結束任務。

這項行動是由於伊拉克日益加劇對猶太人的迫害而促成的。在1941年法胡德(Farhud)大屠殺之後,伊拉克猶太人面臨暴力、被剝奪經濟權利和遭受排斥性的政策。1948年以色列復國,加上隨後的以阿衝突,加劇伊拉克猶太人的困境,使回歸成為當務之急。

(註:法胡德大屠殺是指英國在英伊戰爭中獲勝後,立即對伊拉克巴格達的猶太人實施大屠殺,或以「暴力剝奪」猶太人的生存權利。)

「以斯拉和尼希米行動」是在以色列政府、美國猶太組織的支持以及伊朗的協助下所進行的(伊朗是許多航班的中轉站)。該行動面臨後勤運送和政治上的挑戰,其中包括與伊拉克政府的談判。最終伊拉克政府允許猶太人離開伊拉克,條件是猶太人必須放棄其伊拉克公民身份和財產。

伊拉克猶太人融入以色列社會經歷漫長的過程。許多人一抵達以色列就被安置在「臨時營地」(ma’abarot),後來逐漸在各地定居下來。伊拉克猶太人的湧入改變以色列人口結構,他們帶來豐富的文化遺產、數百年的傳統,而這些都已成為以色列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經濟上,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移民對剛復國的以色列帶來龐大壓力,但從長遠來看,伊拉克猶太人的各種技能和創業精神為以色列的發展做出貢獻,特別是在建築、商業以及在之後的公共和教育的領域。

在文化上,伊拉克猶太人帶來巴比倫猶太社區的文學、音樂和美食傳統,並豐富了以色列文化。他們的文化風格在今日的以色列清晰可見,例如伊拉克的美食、音樂和宗教習俗,皆已成為以色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斯拉和尼希米行動」證明以色列對回歸的承諾,這是錫安主義思想的核心價值,也同時突顯不同猶太社區融入到國家社會的挑戰和成果。這項行動是以色列歷史上的重要篇章,展現出猶太人面對逆境的韌性、身份認同和承載共同命運的團結力量。

 

為猶太人回歸奉獻

 

文章來源:ICEJ阿利亞事工部主任 霍華德.弗洛爾(Howard Flower)
翻譯|校稿|編審|台灣ICEJ團隊

 

經文與禱告

以賽亞書49:22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向列國舉手,向萬民豎立大旗;他們必將你的眾子懷中抱來,將你的眾女肩上扛來。

耶利米書23:3
我要將我羊群中所餘剩的,從我趕他們到的各國內招聚出來,領他們歸回本圈;他們也必生養眾多。

 

禱告方向
親愛的主,祢雖以艱難當餅,以困苦當水給散居在外的猶太人,也為他們開了一條回歸祢應許之地的正路,因著他們的選擇和順服,祢大大地祝福了他們的後裔,使以色列成為列國的祝福。從猶太人一次次的回歸浪潮,我們看見祢的信實和奇妙作為,也知道神一直在祢的子民中間動工,我們祈求神保守現今仍在回歸途中的阿利亞,供應他們一切所需,願神使用更多外邦基督徒來完成祢所要成就在以色列身上的旨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感謝您繼續關注追蹤支持台灣ICEJ,最近因官網網站需要重整更新,若您訂閱本週台灣ICEJ電子報,為避免您在官網上訂閱電子報發生問題,以及我們因重整更新收不到您的來信,煩請您來信Email向我們訂閱 [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訂閱者姓名與您要收信的Email address即可。謝謝您。

 


 

認識台灣ICEJ

社團法人台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簡稱 台灣ICEJ),是ICEJ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全球第一個華人分部,於2012年正式在台灣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其前身為台灣辦事處,於2004年起致力於連結華人眾教會,並分享以色列異象,以禱告和奉獻支持祝福以色列; 每年以奉獻支持關懷猶太人的回歸及慈惠事工、並帶領華人團體上耶路撒冷守住棚節、且每週傳遞以色列當地時事現況及代禱消息給眾教會。更多認識我們或希望收到每週消息,請來信。

E-mail:[email protected]

官網:https://icej.org.tw

 

Line@:台灣ICEJ

 

 

FB:ICEJ Taiwan 華語